(MERXWIRE編譯/日本東京) 一年一度「成田鰻魚節」7月18日起於千葉縣成田市盛大展開,吸引眾多饕客與遊客前來品味香氣撲鼻鰻魚料理,並漫步於古色古香表參道,體驗江戶時代流傳至今的鰻魚飲食文化。然而,這場夏日盛宴背後,也浮現日本鰻魚產業在國際保育政策壓力下隱憂。
成田鰻魚節登場!在香氣四溢中品味日本鰻魚文化,也迎來保育與貿易兩難挑戰。

近日,歐盟正式提出一項建議,擬將鰻魚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亦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中,限制其跨國交易。若該提案在今年11月下旬召開締約國會議中獲得通過,將對東亞地區仰賴鰻魚苗與蒲燒鰻魚貿易的產業鏈帶來重大衝擊。日本農林水產大臣上周五對此已公開表態反對,並打算敦促其他國家反對該提議,理由是日本鰻魚等物種資源已得到充分保障。。
成田市與鰻魚的淵源可追溯至江戶時代。當時,信眾在參拜成田山新勝寺後,會在表參道上品嚐當地現烤鰻魚飯,以補充體力、驅除疲勞,這一習俗延續至今,讓成田成為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鰻魚之都。每年夏季最炎熱時節,日本人稱呼為「土用の丑の日」這天食用鰻魚,藉此補氣強身、對抗酷暑。這一飲食習慣起源於江戶時代,據傳是由著名博學者平賀源內推廣,逐漸成為日本夏季風物詩的一部分。
在鰻魚節中,成田市內老字號鰻魚店如川豐本店(Kawatoyo)、近江屋(Omiya) 均推出經典蒲燒鰻魚料理,以特製醬汁與備長炭現烤的鰻魚重最受歡迎。對於口味偏清淡者,白燒(不加醬炭烤)更能凸顯鰻魚本身的鮮甜,而創新如鰻魚壽司與天婦羅也為傳統風味增添變化。節日期間,街道上也設有烤鰻示範、傳統舞蹈與鰻魚神輿巡遊,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湧入,場面熱鬧非凡。
然而,隨著野生鰻魚資源日益減少,國際間對於鰻魚過度捕撈的關切也日漸升高。部分科學家與保育團體支持歐盟的限制提案,認為在全球性資源緊縮下,加強國際監管勢在必行。但另一方面,日本國內業界則擔憂若鰻魚進出口遭嚴格限制,將對漁民、生產商、餐飲業乃至地方觀光造成沉重打擊,連帶影響如成田鰻魚節這類文化活動延續性。
對於日本而言,鰻魚不僅是餐桌上美食,也承載著節氣信仰與地域傳統文化記憶。如今,面對國際保育壓力與在地產業保護之間張力,日本社會正被迫思考一個棘手課題,該如何在生態永續與飲食文化之間,找到兼顧平衡點,成為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