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美國邁阿密)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播放《龍貓》片頭曲,心情就會不自覺放鬆?或是當《魔女宅急便》的琪琪在天空飛翔時,彷彿連自己煩惱也被風帶走。根據一項最新跨國研究顯示,經常觀賞吉卜力作品的人,在情緒穩定度與幸福感上顯著高於未觀看者。
最新科學研究顯示,適度接觸溫和敘事與正向氛圍動畫作品,或參與沉浸式互動遊戲體驗,可有效提升情緒穩定度與整體幸福感。

這種「被療癒」感覺,其實有科學根據。根據刊登在《JMIR Serious Games》最新跨國研究顯示,觀看氛圍平靜、故事溫暖的動畫,能有效促進心理健康,帶來平靜、懷舊與快樂情緒。如果再搭配沉浸式互動遊戲體驗,幸福感與放鬆效果會更加明顯。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日本九州產業大學及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共同進行,針對518位研究生進行實驗分析,將受試者共分成四組,有的單純觀看動畫、有的玩遊戲,也有同時進行兩者的組別。結果顯示,經常觀看這類動畫的參與者,在情緒穩定度與幸福感上的平均分數明顯高於其他組別,而「動畫加遊戲」的組別效果最顯著,幸福感提升約三成,壓力感則下降近四分之一。
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這些動畫作品以柔和的畫面、細膩的配樂與懷舊氛圍,能喚起觀眾的安全感與熟悉感,讓人暫時遠離現實壓力,獲得情緒上的放鬆。而遊戲體驗則透過探索與挑戰過程,帶來成就感與掌控感,促使大腦釋放與快樂情緒相關的荷爾蒙,如多巴胺與催產素。當兩者結合時,產生心理效應呈現正向循環,讓人在放鬆同時,也感受到情緒被激勵與充電。
另外,研究也觀察到若先觀看動畫再進行遊戲,參與者專注力與耐心更高,甚至更願意完成細節任務。團隊形容這種現象是「情緒預熱效應」,就像在開始工作或學習前先聽一首喜歡的音樂,能讓人更容易進入狀態。這樣結果顯示,情緒上放鬆其實能提升行動動機,帶來更穩定心理表現。
但這並不代表要長時間沉迷於螢幕,而是建議人們適度地利用娛樂作為心理調節的工具。比起被動滑手機、無目的地追劇,選擇一部節奏平和、能觸動情感的動畫,或短時間投入一場有探索性的遊戲體驗,都能幫助大腦放鬆、減壓,並恢復情緒平衡。

適度觀賞具療癒氛圍的影像作品,或進行沉浸式遊戲體驗,能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減輕壓力並恢復情緒能量。或許,下次覺得壓力太大、不想說話的時候,不妨試著讓自己暫時跳脫現實,投入一段安靜的動畫時光或一場輕鬆的遊戲旅程,讓心靈也有機會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