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日本大阪) 日本國際旅客預計2025年將激增30%,觀光客最期待活動為「吃日本料理」,使美食成為觀光經濟中最大市場,但語言不通成為許多遊客點餐最大難題。MERXWIRE最新發布的《日本桌上點餐市場分析報告》指出,越來越多餐廳開始使用桌面點餐模式,讓海外消費者在座位上使用專用機器點餐,不僅提供多語言菜單,更解決點餐與人力不足問題。報告利用多個資料來源,深入分析推動日本桌面點餐關鍵因素。基於全面數據和市場趨勢,對未來發展做出前瞻性預測。
桌上型點餐模式解決語言與勞動力不足問題,提升訪日旅客用餐體驗與消費意願。

日本觀光廳發布《2023年度訪日外國遊客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外國遊客訪日前最期待活動排名,第一名為吃日本料理(83.2%)其次為購物(60.9%),與市中心步行(51.7%)。這項統計發現海外旅客對於品嚐美食期待,但在語言不同的環境下,挑選符合個人喜好的美食成為難題。
Recruit Co., Ltd.針對日本人進行餐廳點餐工具使用狀況和意向調查顯示,78.9%受訪者有使用桌面點餐經驗,使用率逐年升高。桌面點餐為一種透過操作座位上安裝的專用機器點餐模式,在各世代之間使用趨勢與接受度幾乎沒有差異。這不僅適用於日本國內民眾,更適用於需要語言支援的國外旅客。
除了多語言支援外,桌面點餐系統同時解決餐飲業人力不足問題。根據帝國資料庫調查顯示,非正式員工短缺數量最多的產業是餐飲業,比例達85.2%。在這種情況下,難以提供觀光客完整資訊與服務。

許多桌面點餐系統提供多語言支援,外國遊客能選擇適合語言,閱讀餐點說明,並透過照片介紹輕鬆點餐。此外,消費者也能在點餐或等待餐點期間,接受推薦選單資訊,提升加購意願。
大阪心齋橋為廣受觀光客歡迎購物景點之一,商店街內有許多餐廳採用桌上點餐模式,便於訪日消費者用餐。心齋橋的台灣旅客表示:我很喜歡到日本自由行,可以到處品嚐日本料理。到日本之前,我會在網路上先研究各個景點的美食,我通常會選擇有會講中文的服務員,或是提供中文點餐機器,這樣才能挑選符合我期待的餐點,避免點到我不敢吃,或是會過敏的食物。
儘管對許多餐廳而言桌面點餐初始成本很高,但由於員工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高勞動成本,以及對支持外語菜單需求,使這類點餐模式成為餐廳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