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美國紐約)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全球土地展望第二版(Global Land Outlook 2nd edition)》顯示,地球上多達40%的土地正在退化,直接影響到全球一半的人口,嚴重威脅農作物生產,並導致旱災惡化。若各國再不採取補救行動,到2050年會有1,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持續退化,大約等於一個南美洲的面積。
聯合國:若各國不積極改善土地問題,2050年會有1,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持續退化,農牧業生產力將長期下降,並導致災旱情況惡化。
報告指出,全球土地的健康和肥沃程度下降,吸收和儲存碳的能力亦逐漸降低,導致土地支撐生物多樣性的能力變弱。土地退化原因包括沙漠化、大肆砍伐雨林、城市持續擴張、密集耕作等;為發展畜牧和農業,人類不斷縮小森林面積、大量使用水資源,是加快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聯合國警告,若人們不積極補救及維護土地,到2050年,不僅會有1,6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持續退化,農業、牧場及自然區域的植物生產力也將長期下降,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受影響最為嚴重。此外,由於土壤退化、碳吸收力降低,碳排放量也會大量增加,導致溫室效應更加嚴重。
專家建議,種植更多森林、更有效地管理放牧、幫助草地恢復、輔助自然再生、建立防止水土流失的跨坡屏障等,並且改善農耕方式,包括改為低耕或免耕農業,或將農林業與畜牧業結合。
土地問題影響生態和氣候
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地球的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變得非常嚴重,土地、生態和氣候正在發生變化。例如,澳洲不可阻擋的森林大火、近年來經常出現的極端氣候,就連滅絕動物也逐年增加。
根據數據顯示,僅2018年就有3種鳥類滅絕,未來瀕臨滅絕的生物會越來越多。300年來,全球87%的濕地消失了,其中約54%發生在1900年之後,人類為了種植油棕植物,不斷破壞濕地,嚴重破壞東南亞和非洲剛果地區的生態,從土地、空氣到水資源,無一不被破壞。
土壤吸碳、儲碳的重要性
植物會從空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將其與陽光結合,轉化為植物可以利用的能量。並非所有的碳都會被植物消耗,有些會以腐殖質狀態儲存在土壤中,這種穩定的碳分子可在土壤中保存幾個世紀。
換句話說,若將土地恢復為綠地或森林,就能將足夠的碳轉化為有機物,從而穩定二氧化碳排放量。想要減碳、延緩全球變暖,那麼土地活化就是重要的氣候解決方案。
積極綠化、恢復土地生機
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2019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地球的綠地比20年前增加了5%,增加的植物面積相當於一片亞馬遜雨林。其中,中國和印度對全球綠化的貢獻最大。中國對全球綠化趨勢的巨大貢獻中,42%來自保護和擴大森林的計劃,印度的綠化成效中,有82%來自糧食作物的集約化種植。
透過中國和印度的綠化貢獻,可發現恢復土地生機是可以透過積極行為來完成的。儘管中國和印度的貢獻已佔綠化面積的1/3,但也只佔地球陸地面積的9%,想要重新讓大自然獲得平衡,除了要減少破壞、同時也要積極補救,並且藉由世界各國同心協力、共同拯救地球。
當前有許多因素將影響未來的綠化趨勢,包括全球科技及產業發展。例如,電動車將減少碳排放;離岸風力發電將減少火力發電的污染;以再生能源產製氫能,將減少人類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任何政策和資源都會影響人類的下一步,欲拯救地球,就必須全方位減少人為破壞和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