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英國倫敦)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集結全球130多國領袖,經過近兩周的冗長談判後,終於結束,無論結果是好與壞,都讓世界更重視環境碳淨零排放。根據《BBC》報導,原本預估全球在2030年碳排量是524億噸,COP26最終協議要求各國提高減碳目標,預估可減為419億噸。但距離升溫在1.5度內的理想目標,仍有一些距離。
世界上前1%最富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後50%人口的兩倍,大家若不儘快調整生活方式,將會是貧窮人口和未來的下一代為此付出代價。
專家預估,本世紀全球氣溫應會上升至2.7度,而且會影響氣候變遷,包含乾旱、熱浪、和極端強降雨,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原本以為只要人人節約能源,做好環保,就可減少碳足跡產生,讓地球免於升溫困擾,殊不知這場戰役的主將根本不是我們,而是金字塔頂端的富裕人士。根據非政府國際組織「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研究報告,全球前1%最富人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後50%人口的兩倍。可看出貧富差距不僅呈現在金錢上,連對環境破壞也展現高度不平等地位。而該研究報告作者戈爾(Tim Gore)表示:「人口佔少數的富裕階層過度消費,助長氣候危機,但為此付出代價的卻是貧窮人口和未來的下一代。」
到底什麼是碳足跡?根據維基百科說明,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0指由個人、事件、組織、服務或產品造成的二氧化碳(CO2)氣體總排放量,用以衡量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意思就是每個人不管是呼吸、飲食、旅行還是日常生活,都會產生碳足跡,且當你擁有的物品越多、搭飛機旅行的次數越多,它所燃燒的化石燃料就越多,相對產生的碳足跡也就越多。
最近一份劍橋大學研究報告指出,世上最富有的一群人常被人稱為污染菁英(Pulluter Elite),他們擁有高量碳足跡的奢靡生活方式及大量投資化學燃料。樂施會認為,富裕國家的排放量高於貧窮國家,是不公平的一件事。因為在淘汰化石燃料和轉型再生能源的過程中,需要盡量將碳排用在改善貧窮人口的生活中。
地球暖化問題就像迴力鏢,你投擲出的是什麼,收到就是什麼。面對日益惡化的氣候狀況,我們能做些什麼?其實很簡單,就從你我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曾對於食物進行一次碳足跡研究,發現即使是製作再簡單不過的三明治早餐,一年累積下的碳足跡相當於860萬輛汽車排放量,更何況是材料複雜,人力物力更高的其他料理呢?
專家建議民眾可以從日常生活出發,對碳足跡負擔起「碳責任」,例如選擇在地食材、減少一次性包裝、不購買過多或不需要的物品等,都能減少環境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方法簡單,只要願意開始,每一個人都可以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