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日本東京) 隨著暑假來臨與高溫持續,戲水成為民眾消暑首選,但也讓水上事故大幅上升。根據日本警察廳公布數據,2024年全國共發生1,535起水上事故,較2023年增加143起,創下近10年來新高。溺水造成的死亡與失踪人數亦明顯攀升,達1,753人,比前一年增加86人,凸顯水上安全意識急需加強。
日本2024年溺水事故創下10年新高,Kanto Smart Living Cooperative呼籲民眾提高警覺、遵守安全守則,守護戲水安全。

從各都道府縣統計來看,沖繩縣溺水事故數最高,共發生128起,其次為東京都(107起)與岐阜縣(68起)。年齡層方面,18歲至65歲成人為主要受害族群(850人,占48.5%),65歲以上高齡者其次(599人,占34.2%),另有191名國中生及以下兒童受害,占總數10.9%。
死亡與失踪主要發生在海上(372人)與河川(288人),活動類型中則以捕魚(191人)與工作相關行動(65人)風險最高。尤需關注的是,28名國中以下兒童不幸死亡或失踪,其中64.3%事故發生於河川,且多與玩水活動有關。
面對持續攀升的溺水事故數據,日本警察廳呼籲大家注意水上事故,例如避開水流湍急或雜草叢生、容易打滑的危險區域,家長陪同兒童,不要讓兒童獨自在水中玩耍等。Kanto Smart Living Cooperative整合日本警察廳與專家提供數據與建議,提出《水上事故預防建議》,呼籲民眾強化預防意識,並遵循以下安全建議。
首先,「識別危險區域」是最基本防護。從事釣魚、游泳或戲水活動時,應避開海藻密集、水流湍急或水深變化大的區域,並遵守現場危險標示規定。家長應特別留意孩童行動,禁止其獨自前往高風險地點。
其次,「事前正確評估狀況」極為重要。外出前應查詢氣象預報與河海地形資訊,若遇強風、雷雨或上游降雨導致水位突升,應避免靠近沙洲、河岸或海邊,確保萬全。

第三,「避免身體不適或飲酒後戲水」亦是事故預防關鍵。許多悲劇發生於酒後或身體狀況不佳時,建議民眾如感不適,應暫停水上活動,避免冒險下水。
從事戲水、划船或釣魚等行動時,務必「穿著救生衣」。選擇合適體型並正確穿戴的救生衣,不僅能提升浮力,也大幅增加突發狀況下的生存率與救援效率。
針對泳客,應確實「遵守游泳安全規範」。包括不擅闖標示為危險的水域、不破壞或擅動浮標與標誌物,並於有救生員的合法泳區活動,避免夜間或無監管時段下水。
「家長陪同與監督」是兒童安全的最大保障。孩童若未具備游泳能力,應全程由成人陪同,並穿戴救生衣,避免於無人看管的水域獨自行動。
此外,進行戶外活動前應「事先規劃與安全準備」。如在河邊烤肉時,應事先考量孩子是否會下水,提早準備合適衣物與安全設備,並密切留意他們動向。
為降低風險,建議以「水深至膝蓋以下」為戲水安全界線。因為水域地形易有落差,膝蓋以下深度即使跌倒,也能有效降低溺水風險。
若不慎落水,掌握「仰臥漂浮」技巧是自救關鍵。以仰面漂浮方式保持口鼻在水面上,幫助穩定呼吸、減少體力耗損,並爭取救援時間。
夏季戲水樂趣無窮,但安全絕對不能忽視。當局呼籲全民提高防溺意識,政府與各地方單位也將持續強化宣導與設施建設,盼透過全民共同努力,降低水上事故發生,讓夏日更加安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