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動物活多久竟是「這因素」影響

(Merxwire編譯/英國倫敦) 每種哺乳類動物都有一定的壽命,例如猴子的壽命約20至25年,狗的壽命約10至15年,老鼠的生命約2至4年。儘管隨著醫療品質、環境條件不同,可能縮短或延長動物壽命長度,但是影響程度仍然有限。那麼,哺乳類的壽命長度有沒有規律可循?


英國研究發現,哺乳動物在生命週期中經歷的基因突變總數大致皆為3,200次;突變率與動物壽命長度成正比,突變速度越快就越短命。


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一生的基因突變總次數約3,200次。(圖/Pixabay.com)

為了揭開哺乳動物的生命奧秘,位於英國的維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的團隊試著找尋哺乳類衰老以及生命周期的促成因素,他們發現不同動物在生命周期中的基因突變總次數大致相近。該研究已發佈於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

研究團隊針對人類、貓、狗、猴子、老鼠、獅子、老虎、兔子、長頸鹿等,總共16個物種進行研究,並分析了不同動物的DNA、預期壽命,以及不同物種的基因變異速度,並試著從細胞的突變情況中找出生命的奧秘。

研究發現,這些動物一生中的基因突變總次數大致在3,200次左右,當動物突變發生頻率越高,壽命則越短。換句話說,壽命越長,每年基因變異的次數就越少。

以獅子為例,其基因每年突變160次左右,壽命長度約20年。(圖/Pixabay.com)

在研究中,老鼠每年大約突變800次,壽命長度僅4年左右;狗每年大約突變249次,壽命約10幾年;獅子每年大約突變160次,壽命約20年。而人類每年大約突變47幾次,其數據也大致符合當前人類的平均壽命。

將基因突變的3,200總次數,除以不同生物的每年突變次數,就能計算出大致的壽命長度。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各種哺乳類動物的壽命長度不同,但在生命的盡頭,哺乳動物的突變數量相同,基因突變總次數大約就是3,200次。但這個數字代表什麼意義?目前還是個未解之謎。

基因突變與衰老有關嗎?無論動物在7個月後進入衰老期,或是在70年後進入衰老狀態,基因突變的情況都是類似的。該研究證明了基因突變與衰老、壽命長度具有關聯性,這不僅有助於解釋哺乳類動物的衰老,也在壽命長度的計算中獲得驗證。

過去,科學家發現心跳次數與壽命長度相關。例如,人類的一生中,心臟大約會跳25億至30億次,若一個人的心跳偏快,他的壽命就可能較短。如今,科學家藉由突變次數研究生命的衰老與長度,取得令人振奮的研究成果,亦代表著人們正逐步揭開更多生命的奧秘。

Related posts

日本故鄉納稅制度人氣飆漲 捐款突破1兆日圓

抗壓性與壽命有關?研究發現心理健康的人更長壽

天然的尚好?小心喝生奶比你想像還要不健康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