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也夯姓名學 專家發現名字影響人的表現

(Merxwire/綜合報導) 名字是一輩子的稱呼,也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它就像一個標籤標籤,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影響。如果深深考究,名字不只被賦予情感、帶給人不同感受,甚至可能引導人們走向不同的命運。有專家發現姓名與社會階級、內涵期待相關,並對人們的表現具有影響力。


名字能決定性格和命運嗎?西北大學的專家發現,姓名確實會影響人的表現,這些影響與姓名帶來的「階層內涵」及「期望差異」相關。


姓名通常被認為與一個人的性格、內涵、志向具有關聯性。(圖/unsplash.com)

你的身邊有沒有女性長輩叫做「罔腰」、「罔市」、「招弟」?過去,台灣是重男輕女的社會,誕生的這些名字分別有隨意生養、期待下一胎生男嬰的含意,而擁有這些名字的長輩,多數給人的印象較為忍讓、甘於付出,甚至能用一生成就他人。在國外也有一些特別的例子,例如一個人被取名為Judge(法官),而他成年後真的成為了一名法官。名字究竟如何影響人的性格與命運?

西北大學的大衛·菲格里奧(David Figlio)曾對姓名的影響進行多項研究,他試著調查藍領工人或非裔美國人常用的名字,並在人們的名字特徵和表現之間找出關聯。他發現,人們更容易把有「isha」後綴的名字與貧窮背景聯繫在一起,例如拉吉莎(Lakisha);此外,若兄弟姊妹中有人的名字帶有工人階級特徵,有人的名字帶有中產階級特徵,那麼後者的表現的確會優於前者。

大衛·菲格里奧表示,這不僅是名字含有階級特徵所致,同時還與社會對名字具有的階層內涵、期望差異有關。「假設教師對低階層姓名特徵的孩子期望較低,那麼也會導致孩子的認知表現下降。」他強調,類似的名字效應在學校很常見,人們會以名字來評判一個人,因此這種習慣很難消失,而且名字對人的影響在畢業後還會繼續。

專家認為姓名會影響學生的表現,甚至在畢業後持續發揮影響。(圖/unsplash.com)

還有什麼可以解釋姓名與個性、成就相關?有些人認為,人們會下意識地離自己的名字越來越近,而這種現象稱為「隱性的自我主義」,即人類對與自己有關聯的事物,有潛意識的偏好;這或許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許多牙醫名字就叫做丹尼斯(Dennis),發音接近牙醫(Dentist)。

想像一下童話裡的公主叫什麼名字?莎拉、貝兒還是愛麗兒?曾有傳言,迪士尼在發佈電影《公主與青蛙》時,主角本來取名叫瑪德琳(Madeline),暱稱曼迪(Maddy),但卻被評論家說像是奴隸的名字,因此最後主角名稱被改成了蒂安娜(Tiana),也許是因為這個名字更貼近皇冠(Tiara)。據國外媒體採訪,一些作家在給主角取名字時,也會先將主角性格、技能和社會階層聯繫起來,再把名字與經濟背景作為連接。

另一方面,名字念起來順不順口、音調如何也很重要,因為念起來平順的名字,會有性格更圓融的感受。這可以用語言現象「波巴/奇奇效應(Bouba/Kiki)」來解釋,波巴/奇奇效應意指語言和其他感官之間的聯繫,當你問人們什麼是Bouba、什麼是Kiki,多數受訪者會認為形狀比較圓的就是Bouba,比較尖的就是Kiki,因此語言帶給人的感覺也非常重要。

既然人可能因為隱性的自我主義而去自我實現,可能因為名字語言、發音、語調而帶來不同的社會觀感,那麼在取名時就需要更加注意細節了。然而,不管名字怎麼取,每個人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就算名字給人的印象不容易改變,但我們可以從自己身上學會改變;當你認識一個新朋友時,先不要以名字來判斷這個人,試著用相處時的感受去了解他吧!

Related posts

京都傳統工藝品受海外旅客熱愛 百貨免稅銷售額激增

久坐危害心臟健康!每天超過10小時恐增心血管風險

日本郵政新年明信片發行量創新低 結合禮物傳遞服務帶動買氣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