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田千春《多重現實》裝置藝術新作!正於丹麥地下博物館Cisternerne奇幻上演

塩田千春紅線創作作品,以鑰匙為發想,連結到人的身體與血液,也象徵人與人之間連接的緣分。(圖/Merxwire)

(Merxwire/台灣台北) 日本現代藝術家塩田千春,以千絲萬縷不斷地交織纏繞構製成壯觀的網狀作品而聞名,超現實感作品現正於哥本哈根有名的地下博物館西斯特納「Cisternerne」展出。由舊蓄水池改建而成的地下展覽館,不時傳出隱隱的水流聲,與塩田千春布置的連身長裙、紗線和金屬裝置藝術作品,構成奇幻地底迷宮。本次展覽主題為「多重現實」(Multiple Realities),展期由2022年3月13日至11月30日。


日本現代藝術家塩田千春於3月13日至11月30日,在哥本哈根地下博物館「Cisternerne」,展出「多重現實」特展。運用昏暗潮濕及水元素的空間獨特性,在紗線、鏡子和旋轉連身裙中,構畫出迷離夢幻的多重宇宙。


西斯特納「Cisternerne」是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地下藝術空間,隸屬於腓特烈斯貝博物館(The Frederiksberg Museums),展場空間原本為一個地下蓄水池,自1856年起負責提供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飲用水源。1933年,因為城市改造規劃,水庫開始被限制使用;1981年正式停用後即被列為丹麥文化遺址之一。2001年至2013年,丹麥藝術收藏家馬克斯·賽登法登(Max Seidenfaden)和腓特烈斯貝博物館合作,將廢棄水庫改建為地下現代藝術博物館。每年西斯特納都會舉辦一個世界級的裝置藝術展覽,邀請不同國家的藝術家或是建築師在此創作,讓人身歷其境去感受和探索不同的藝術文化。

塩田千春曾於3年前到訪過西斯特納,對於地下博物館肅靜中透出的水流聲所形成的對比印象深刻,期望在此打造出一座地底迷宮,將現實與虛幻重疊交錯,以紗線編織出奇幻異境。訪客從位於松德瑪肯公園(Søndermarken Park)中間的博物館入口進入,順著樓梯向下移動,彷彿走入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奇幻世界。昏暗的黑暗柱廊、濕漉漉的地板、白色紗線構造出的壯觀畫面,著名的白色連身裙就被囚禁其中。沿著通道往前,紅色金屬雕塑移動的畫面為鏡子和地底積水所映照,懸掛於天花板的紅色與白色尼龍連身裙在空中旋轉,在時而飛濺的水中翩然漫舞。

塩田千春完美運用了地底博物館昏暗潮濕及神秘水流聲的空間獨特性,讓廢棄水池在迷霧紗線、鏡面縈繞和旋轉連身裙中,構畫出迷離夢幻的場景,當觀展者走入其中,彷彿連結藝術家不受侷限、天馬行空的多重宇宙。

「Cisternerne」為舊蓄水池改建而成的地下展覽館,隱隱的水流聲與塩田千春的連身長裙、紗線和金屬裝置藝術作品,構成奇幻地底迷宮。(圖/翻攝自Cisternerne官網)

塩田千春,1972年生於日本大阪岸和田市,一個以紡織工業著名的城市。12歲便立志從事創作生活。1991年受到波蘭纖維藝術家瑪格達蓮娜.阿巴卡諾維奇(Marta Magdalena Abakanowicz-Kosmowska)展覽的啟發,決心逃離從小長大的工廠文化到西方求學。1992年至1996年間就讀於京都精華大學美術學院,主修油畫,並於1994年取得交換學生身分前往澳洲坎培拉大學的藝術學院就讀,拋下畫筆,開始從事裝置行為藝術創作。

塩田千春在澳洲求學階段開始投入裝置藝術創作。(圖/翻攝自塩田千春官方臉書)

 

1996年進入德國漢堡美術大學就讀。1997至1998年師承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又與柏林藝術大學瑞貝卡.霍恩(Rebecca Horn)學習。自此便定居就學於德國,也開始了她的展演人生。當時的柏林在圍牆倒塌後呈現一種奔放自由的氣息,但同時又具有深層歷史印記,因此給了塩田許多創作靈感,也讓他慢慢脫離日本男女階級的創作文化,不再因為自己身為女性創作者而自卑。

2001年,在第一屆橫濱三年展以5件13公尺長的洋裝和毛線裝置藝術大放異彩。2008年,獲得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所頒發的藝術鼓勵獎。2012年,參與基輔雙年展。2015年被遴選為威尼斯雙年展日本代表藝術家,以400公里長的紅線交織細密垂吊來自世界各地5萬支老舊鑰匙,創造視覺震撼強烈的紅色鑰匙雨。2016年,參與雪梨雙年展。2019年,在日本東京森美術館開展《顫動的靈魂》(The Soul Trembles),這場展覽被塩田稱為她最貼近死亡的展覽,因為在接到森美術館個展邀約隔天,塩田千春接到自己癌症復發的消息。在130天的展期中,平均一天有5000以上的看展人次,總觀展人數超過66萬人,是森美術館自2003年開館聯展後參觀人數最多的展覽。至2021年,塩田千春已跨越日本及世界參與超過三百場以上的展覽演出。

以東西德分離歷史為靈感的創作「內與外」。(圖/Merxwire)

被稱為悲傷與夢境編織者的塩田千春,透過黑、紅、白的編織線讓觀展者猶如走入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作品探討夢境、生死、記憶等主題,總帶著悠悠的悲傷。9歲時,塩田因鄰居家的深夜大火,留下了莫名恐懼,記憶畫面裡總留著鄰居家那座被燒毀後,無法再彈奏的鋼琴及抹滅不去的琴音,自此「不在中的存在」便成為塩田探求的主題之一。歷經二次卵巢癌的手術和化療,讓她更近距離地碰觸疾病與生死,那種恐慌、焦慮與孤獨佈滿在她的紅線巨浪中,也讓她在「顫動的靈魂」展覽中對死生有更多的探求。

塩田的作品用到大量的編織線材,最早期以冷酷的黑色毛線為主,就像學習繪畫時打底用的線條,是創作最初的開始,是深邃的宇宙,也是說不出的千頭萬緒;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手中的鑰匙後》(The Key in the Hand)後轉變為亮眼的紅色,紅線象徵血液、命運及人與人的關係牽連;塩田近年來的作品則轉為運用較輕盈的白色,象徵純潔與重新開始,但也代表日本傳統中生命終結的顏色。從生到死,經歷所有可能,從最初的純潔回歸最後的空白。

塩田的作品沒有太多的文字解說,反而是透過日常生活物件,例如行李箱、鑰匙、鞋子連結自己與觀眾。嘗試與觀者的記憶對話,用紅線將每個人的記憶牽連在一起,期望觀賞者真的能走入他的作品,觸動心弦。每當展覽結束就要將所有線材剪掉,每到一個新展場就要依照現場空間位置重新佈畫,她的作品永遠不會一樣,就如同生命永遠有異同。

2021年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特展來到台灣後引起相當熱烈的迴響,原本台北為海外巡迴展出的最後一站,意外地因為COVID-19疫情反而成為第一個海外展出點。即使中間因台灣疫情爆發而閉館停展,重開延期後也因人數限制,線上預約太過踴躍讓許多人失之向隅,但不可否認的在混亂的年代,「藝術」的確具有安撫和療癒人心的效果,能夠近距離置身其中,被震攝感動,在疫情震盪時節,滿足了許多人的心靈感受。

在世界被病毒與死亡深刻纏繞之際,塩田千春用創作代替旅行,跨越日本、台灣、紐西蘭等國家,甚至化做東京奧運上的紅色光束,連接參與盛事的表演者、運動員及觀眾,而現在來到了丹麥哥本哈根。在西斯特納「Cisternerne」,這個位於哥本哈根的地底博物館,在古老建築間,運用充滿活力的水元素與她的裝置藝術作品結合,從靜默空間中展現活力、表達自我,貫徹日本精神中的沉默之美。用160公里長的紗線,從天花板開始編織,打造看似迷宮的空間。

在經歷生死與病痛之後,塩田千春把藝術當作信仰,揮灑無限的創造力和內心隱藏的強大情感,期望觀展者能在某個作品中找到共鳴或是了解背後代表的深刻意義,不只是在奇幻中迷離,而能從中心領神會,她將滿懷感激。

在哥本哈根地底的古老建築間,塩田千春的藝術個展已悄悄展開,運用蘊含活力的水元素與她的裝置藝術作品結合。
(圖/翻攝自Cisternerne官網)

Related posts

貓奴看這裡 科學家告訴你貓咪陪伴你多久

無酒精旅行正夯!Z世代年輕人不喝酒也很Chill

日本觀光白皮書出爐 妥善應對觀光公害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