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麼不結婚?台灣生育率全球墊底

結不結婚,在現代變成一個重要的選擇課題。(圖/pexels.com)

(Merxwire/台灣台北) 近期刊登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JECH)的研究指出長年獨居及與伴侶分手次數較多的男性,罹患癌症及心血管疾的機率較高,死亡年齡降低的機率也會增加;《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刊登的研究也發現,獨居數年或是經歷數段破碎感情的男性受試者,其血液中的發炎指標物質「白血球介素-6」(IL-6)及「C反應蛋白」(CRP)都有偏高的趨勢,進而提升了癌症、中風、心血管疾病及第2型糖尿病的機率。


在現代化及工業化的影響下,晚婚、不婚及低生育率都是必然現象,但也帶來許多衍生問題。例如長期獨居、獨身影響男性身心健康,死亡大於出生人數等,當人口結構趨於老化,未來扶養比將更加沉重。


《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JECH)的研究是以4,853位年齡介於48歲到62歲的族群為調查對象,發現男性有較明顯的罹患疾病風險。而《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中也發現女性受試者較無出現發炎指標物質偏高的趨勢。研究結果顯示經歷較高次數分手經驗的受試者發炎指標最高,較對照組高出17%,獨居7年及以上的受試者則高出12%。研究也發現在伴侶關係破裂後,男性較易將感受「外化」在抽菸、酗酒等外在行為上,所以會產生較嚴重的發炎反應;女性則偏向「內化」自己的情緒,所以反而是較易有憂鬱、躁鬱等身心症狀。

在獨居隱藏的眾多風險之下,凸顯出單身或是獨居機率日漸升高,此現象對於男性和女性的心理健康都會產生影響,但對男性後續生理健康的影響明顯較大。在台灣主計總處所公布的人口及住宅普查發現,近30年來,台灣人口趨勢有4項不同於以往的明顯改變,包含一人單身家庭數量變多、熟齡離婚、熟齡女性孤寂及適婚年齡晚婚現象。各項官方與研究統計數據也證實晚婚、不婚或是不育的社會趨勢。

  • 未婚人口比例:內政部戶政司統計發現,台灣25到44歲的未婚人口比例,在1980年為14.4%,在2000年為26.8%,到了2020年成長到43.2%,上升比例相當高,晚婚趨勢非常明顯。這種趨勢也對生育率造成了莫大影響,新生兒出生數從1980年的41萬下降到2020年的16.5萬人。

  • 一人單身家戶比例:主計總處最新資料顯示,戶籍內只有一人的單身家戶數量,從2010年的163萬戶增加至2020年的208.5萬戶,等於在十年間,大增27.9%,將近三成。

  • 結婚率:從2015年開始,結婚率逐年下降,從2015年的15萬對結婚、2017年13萬七千多對結婚,到2020年已降至11年來最低的12萬對左右。隔年又創新低,截至2021年11月底,結婚對數僅有10萬1475對,若扣除2019年5月才合法的同性婚姻,異性婚姻只有不到10萬對(9萬9842對)。依照內政部統計,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結婚對數約減少8%。

  • 初婚年齡:在2001年,台灣男性平均初婚年齡為30.8歲、女性則為26.4歲。到了2020年台灣男性初婚年齡提高至32.3歲,女性則為30.3歲。數據顯示出台灣男性在間隔20年後,延後了1.5歲結婚,而女性則延後了3.9歲才結婚。也可以說男女皆過30歲後才考慮結婚。

  • 有偶率: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20年底分析數字顯示,台灣20~49歲的整體有偶率(已婚率)為41.95%,其中男性有偶率較整體比例低,約為38.3%、女性較整體比例高約為45.6%,可看出有偶率持續減少,已婚者變為少數,不婚變為趨勢。

眾多的數據顯示,不婚不育已經是主流趨勢。(圖/pexels.com)

婚育危機生育率墊底人口負成長

晚婚首先引起的是家庭結構性改變,也會連帶改變社會結構,最直接衝擊的就是生育率,晚婚讓男女無法在健康的黃金時期生育,父母與子女年齡差距拉大,連帶影響到家庭的教育功能與結構和未來的扶養比,教育間可能會遇到年齡代溝,同時因為晚婚影響到生第一胎的時間,也會影響到繼續生育的能力及意願,那麼還是會面臨少子化問題及父母高齡後的照顧問題。這樣的照顧結構也會影響孩子是否要結婚的意願,因為除了原本照顧長者以外,必須再負擔另一個家庭責任,因此結婚率是第一個要提升的重要關鍵。

台灣在美國中情局(CIA)所提出的全球生育率預估報告中,總生育率預估值為1.07,排名最末位,也就是平均一位婦女一生只會生育1.07個孩子,僅次於香港、澳門、新加坡及南韓。從結婚率下降演變至生育率下降,甚至名列227個國家地區中的最後一位,將是一個國家重要危機,雖然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因為工業化、女性地位改變、教育發達延後結婚及生育年齡和生育成本提高等原因影響,長期生育率有必然下降的趨勢,但已開發國家總生育率還是要維持在2以上,以免未來人口數值下降,導致人口負成長,台灣已經開始出現人口負成長危機。

晚婚、不婚、結婚率和有偶率的交叉影響,除了影響生育率,也已造成台灣在2020年首次出現「生死交叉」,也就是死亡人數首次超越新生兒人數,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2020年死亡人數17萬3千餘人,出生人數為16萬5千餘人,死亡人數較出生人數高出1萬7千餘人。進入2021年後,人口負成長狀況更加嚴重,從1月到5月,每月的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高出約2~3千人。其中1月出生人數是27年來首次跌破萬人,包含出生數、女性人口數及結婚率都創歷史新低,人口數平均每天減少509人。

人口負成長的原因除了國內各項社會因素的綜合影響外,也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在疫情下,有些產業受到不小的衝擊,對於何時能回復正常生活,目前還沒有定數,在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人們會處於觀望狀態,結婚和生育的意願都會下降。另一個原因則為戶籍法規的影響。因為在疫情下有些人無法回國或是選擇先不回國,戶籍法規定只要出境2年以上未入境台灣,戶政機關有權將其戶籍調整為遷出國外登記,因此2020年社會增加人口也是近十餘年來首次呈現負數,在2021年更是一次大減15.6萬人。

台灣社會面臨嚴重的婚育危機,連帶造成人口開始負成長。(圖/pexels.com )

女多於男?男女比例危機

除了前述的各種社會偏向及趨勢外,學者也提出了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就是生育年齡的女性人口在逐年下降中,而且以性別來說,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同時台灣的嬰兒出生性別比,男比女高的比例在近5年已超過正常範圍的102%到106%,來到平均值107%,連江縣甚至高達121%,台東為115%,代表女性人口正在萎縮中。在2016年國健署調查發現,贊同新生兒「男女都好,順其自然」觀念的已婚男性為49%,已婚女性為43%,但表示還是有一半以上的人在意孩子性別,潛在的重男輕女觀念還是存在,在少子化社會將會讓男多女少的現象變得更明顯。因此,以總人口來看,目前雖是女多於男,但以年齡分布來看,女性數量高於男性的年齡區間集中在四十歲以上,如此分配不均勻狀況的確是一大隱憂,將有更多適婚年齡男性找不到對象。

在台灣,生育年齡階段人口比顯男多於女,已成為低生育率及人口負成長的一大隱憂。(圖/pexels.com)

為什麼不結婚?為什麼不想生小孩?

台灣社會調查所於2021年的調查顯示,35歲以下未婚族群中,有71.4%的男性有結婚意願,女性則有69.3%有結婚意願。也就是有三成左右的人不想結婚,尤其是女性較男性來的明顯,為什麼寧願獨身卻不願意踏入婚姻,往人生下一階段邁進、為什麼即使結婚也不一定想生小孩或是只要一個孩子就好?

  1. 擔心養不起

    即使台灣不斷地推出新的鼓勵生育政策,從不孕治療、帶薪產檢假、育嬰假支薪比例提高到育兒津貼增加都無法顯著地提高生育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均薪資不高,房價及育兒費用又太貴,如果沒有一定金額的存款,或是家有老人須扶養或有房貸需支付,就會有無力負擔結婚或育兒費用的想法,自然而然地打消結婚或生育的念頭。

  2. 觀念大不同

    社會變遷及觀念轉變也是影響結婚率和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國發會分析台灣未婚率高,除了經濟因素外,與女性地位提升有絕對的關係。女性教育程度及就業機會提升,自主性變高,結婚不再是必要選項。生活的便利也讓婚姻帶來的依存度下降,只要有能陪伴的人在身邊,並不一定需要結婚。家中兄弟姊妹有生小孩就好,維持單身或雙薪無子家庭都能被社會接納。

  3. 找不到對的人

    「不是我不能結婚,只是我不想結」是日劇中常出現的經典台詞,充分表露出沒有適當對象寧可不結婚的新思維。不只是經濟或是工作要求,還有很多自己對於配偶的條件設定和渴望的理想關係。當對的人遲遲沒有出現,不自覺地就拖過了適婚年齡,結婚就會變成生活排序中更後面的選項。哈佛大學專研當代日本社會學教授瑪麗.C.布林頓(Mary C. Brinton)在《紐約時報》受訪時曾提到:「在日本,如果你不打算生孩子,那麼結婚的理由就不多了。」目前台灣文化還是趨於保守,不如歐美有不婚但可育兒的風氣,因此不婚幾乎就等於不生。

  4. 斷裂式階段

    在台灣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現象是受父母牽制影響。在求學階段,為了升學目標,父母常會限制孩子交友及生活安排上的行程和時間,加上現在教育年限拉長,更是讓下一代錯失了人際關係上的學習互動機會。到了工作階段,通常又會鼓勵先積極投入工作,以至於再次錯過黃金交際年齡。一但到了或過了適婚年齡,父母又會轉而支持孩子結婚,這種斷裂式教育方式,讓孩子更難有能力找到適合的對象,往往會演變為相親模式。

  5. 其他社會環境因素

    其他會影響生育意願的因素還有對於未來想法較為負面,認為現代社會較複雜,擔心小孩子會學壞或不能適應現代生活;社會普遍還是存在的傳統觀念,讓女性擔心生兒育女將來都變為自己的責任;工作較繁忙或是工時較長的人擔心未來無法有時間陪伴或照顧小孩,所以不如不生;壓力及生活型態改變,難懷孕或是不孕機率升高,不一定是不生而是不能生。

婚姻的不可取代性和價值感在現代社會有日益減少的趨勢。(圖/pexels.com)

婚姻的理性層面比較像是「條件說」,我們會設下很多限制條件,逐一篩選,而且並沒有一定要結婚;婚姻的感性層面是要遇到契合的人,但那真的需要一些緣分和運氣,當然也要有勇敢追求的勇氣。生兒育女的責任重大,要投入時間和金錢,也要投入心思和精力。我適合結婚嗎?我有能力養小孩嗎?希望大家能用更彈性及更開放的角度去思考。歐盟在2017年整體新生兒中非婚生子女比率達到43%,法國的非婚生子女比率更高達60%,居於首位,這也代表婚姻和育兒之間並不一定存在等號。

多看婚姻與家庭美好的一面,才是治本之道!有個美好家庭生活真的有可能治癒現代社會逐漸增多的孤獨病,不然就必須面對許多不婚不育現實下所存在的問題。國發會推估台灣人口數到2070年將有一定比例的下降,扶養比也會攀升至102.0,代表每1位工作年齡人口都要負擔1個依賴人口,我們將面臨雙重考驗,一個考驗為人口結構持續老化,青壯年人口比例會逐漸下降,另一個考驗則為新生兒數量減少,人口基數下降,這樣的雙重循環壓力,將成為將來社會的重大危機。

 

Related posts

日本故鄉納稅制度人氣飆漲 捐款突破1兆日圓

全球最佳夜生活城市排行出爐 台北也上榜

抗壓性與壽命有關?研究發現心理健康的人更長壽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