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美國洛杉磯) 洛杉磯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ociety for the Prevention of Cruelty to Animals Los Angeles, spcaLA)日前表示,目前加州各地的動物福利組織正面臨天竺鼠的嚴重棄養問題,每個協會的「棄鼠」數量都在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主人不願再飼養,另一個原因則是在沒有節育的情況下導致天竺鼠大量繁殖,所以主人無力飼養繁殖過量的天竺鼠。
洛杉磯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表示,全國各地的動物福利組織正面臨嚴重的天竺鼠棄養問題,希望飼養者能為天竺鼠及其他動物節育,並呼籲想飼養天竺鼠的人可以主動和協會聯繫,以領養代替購買。
2020年1月開始,全世界被COVID-19逐步蔓延,世界各國實施了不同的應變措施。有些國家封城、很多學校停課,改為線上學習、公司行號調整為居家上班,全世界都喊著「居家防疫」的口號。隨著人們在家時間增加,學習工作都在家裡,無法出門從事休閒娛樂,這時候吹起了不同的居家新風潮,例如在家煮食,每天Facebook和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都會看到親朋好友發佈的「今日晚餐」;有小孩的家庭,會精心安排「每日學習課表」。這時在美國也吹起了一股飼養寵物風潮,尤其是小巧可愛較不需要大空間的天竺鼠及兔子都躍為新寵,因此飼養小動物或是口袋寵物的人數逐漸攀升。
臨床上很多專家學者都投入心力研究,想了解生活中多了動物陪伴會產生什麼變化?17世紀時,貴格教派的療養院就鼓勵病患多與動物互動;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實驗也常讓他的狗一起參與;1960年代,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列文森(Boris Levinson)也深入研究他的狗對醫院中患者的影響,動物從此成為重要研究主題之一;從2013年開始,美國就非常流行養「療癒動物(therapy animal)」,舊金山機場為了舒緩旅客的疲勞感,特別養了一隻小豬來逗樂旅客,有些大學教職人員在期末考期間會帶狗到學校舒解學生緊張感;2015年的研究發現,家中有養狗的孩子焦慮程度較沒養狗的孩子低,因此普遍認為「養寵物的孩子較不易焦慮」;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也發現,飼養動物尤其是伴侶型動物,可讓人變得較正向,也會覺得周圍環境變得更安全,本能性地就會從焦慮模式轉變為放鬆模式;澳洲及德國的研究結果發現,飼養寵物的人比沒有飼養的人平均就醫次數少16%,平均住院時間則少32%。
研究顯示有天竺鼠和小動物陪伴好處多
-
養寵物的人比較健康,也可以養成較強的免疫力
科學家研究統計發現,飼養寵物的人會較同齡者來得更健康、血液品質較好;澳洲的研究也發現有飼養寵物的人較不需要服用失眠和止痛藥。2004年國際專業期刊「心理學通訊」發表的研究結果發現,撫摸寵物皮毛可以增加受試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提升身體防禦力。美國微生物專家認為,適度接觸環境或寵物身上的微生物,能夠促進健康。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GU)助理教授比爾‧海瑟瑪(Bill Hesselmar)研究發現,如果家中沒有寵物或是寵物很少和幼童互動,幼童預防過敏的能力會較低。
-
養寵物可以舒緩情緒,帶來幸福感
忙碌的一天結束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家裡的寵物,通常他會比你更興奮地在籠子裡打圈或是在你身邊跳來跳去,摸摸他們,餵他們吃飯,就覺得好舒壓。研究資料顯示,與寵物互動,就有減壓的效果,也能增加腦內啡、多巴胺、催產素等會讓心情感覺愉悅和幸福的5種神經傳導物質,同時會減少產生焦慮情緒的腎上腺皮質素。當心情常保正向愉悅,面對生活困難時也能更坦然自在。研究也顯示養寵物可以幫助穩定失智症患者的情緒。
-
養寵物可以讓飼主感覺安穩,減少孤單感
寵物對主人有一種忠誠誠懇的天性,有一種無私的陪伴感,不管主人在生活中遇到什麼挫折,他總會張著水汪汪的眼睛,認真地聽你傾訴,讓你的情緒得以釋放。有一個可以信任的夥伴,飼主便能感覺安心。心理健康學者也認為養寵物會減少寂寞和孤立感,也會增加「被需要」的感覺,同時可以陪伴主人度過生命中的低谷,很適合獨居者或是老人飼養,因為寵物能讓他們感到溫暖,也能增加空間中的活潑生氣,有一種家的存在感和穩定感。
-
養寵物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病學學院院士暨史格普斯整合醫學中心(Scripps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創辦人和醫學主任咪咪.古芮里博士(Mimi Guarneri,M.D.)曾在他的著作「聽心臟在說話」裡提到:要預防心血管疾病復發的處方箋之一就是「養隻寵物」。以她自身及多年的行醫經驗發現,情緒的心會牽動著生理的心,情緒波動會讓血壓起伏、同時也會刺激心臟。相反地,寵物為主人帶來的穩定力,有助於降低引發心血管不適的危險因子,例如,三酸甘油酯及心臟收縮壓。
-
養寵物對病人和病患家屬都有好處
德國奧爾登堡大學(Universität Oldenburg)神經醫學家安德烈亞斯‧齊格(Andreas Zieger)研究證明,藉由天竺鼠、兔子或狗作為輔助治療角色與腦損傷患者接觸,明顯會出現更好的療癒力,能減少病患的壓力和焦慮,也能降低患者心臟萎縮的機率,同時對於病患家屬也有舒壓及正向的影響。也有不少臨床研究支持老人需要被寵物陪伴,老人可以從寵物身上得到生活樂趣、提升社交能力,也能滿足親密感和價值感,減少或避免罹患失智症和躁鬱症的機率。
-
養寵物可以培養孩童的愛心、責任感與同理心
美國兒童發展教授蓋爾·梅爾森(Gail Melson)花了10年時間去研究「養寵物對孩子成長的影響」,研究發現常跟動物接觸的孩子較有同理心,同時對生物科學的認知力較好。也有相當多的專題研究是探討養寵物對幼童的幫助,包含能讓孩子學習尊重生命、練習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學習照顧寵物的需求和感受、舒緩兒童身心壓力、幫助學習建立關係與社會能力、提升同理心和自尊心等等影響,同時也能學習生命的不同階段與逝去。
飼養小動物和口袋寵物的人數為什麼在疫情之下會大量成長,就是因為伴隨疫情產生的諸多變化所造成的結果。當人們以居家工作和學習為主,缺發正常的社交及娛樂活動,就會萌生需要寵物陪伴的想法;原本的獨居者因為疫情阻隔,家人朋友和社福人員更不易前來探望,也會需要傾訴陪伴的對象;由於疫情大爆發時醫療體制的潰堤,很多慢性病或是失智症患者都是以居家休養為主,減少到院接觸感染機率同時也減少醫療負擔,因此在家也會需要療鬱動物的陪伴。所以天竺鼠和其他小動物的療癒力量就在這個時候發揮了極大作用,在疫情之下,養小動物可以安撫因環境變化和疫情壟罩所帶來的緊張不安感、可以陪伴家有COVID-19病者或是逝者的家屬度過難關、在沒有家人朋友陪伴身邊時,可以聽你說話,給予生活和心靈陪伴力量。寵物就是一個安靜的聆聽者,永遠耐心聽你說話,從來不會不耐和抱怨。
亞洲也吹起一股「天竺鼠車車」風潮
2021年1月5日日本東京電視台開播的「天竺鼠車車PUI PUI モルカー」在日本及其他亞洲地區如台灣都得到極大迴響。以耗時的羊毛氈定格動畫方式,搭配萌到無釐頭的天竺鼠車,圓滾滾的身軀傻呼呼又可愛,將天竺鼠的飲食和動作融入其中,配以天竺鼠真實的叫聲,虛擬中帶有真實的親和力。12集的動畫各有不同交通安全寓意,不只是小孩,連大人也不小心就入坑了,在混亂的時代中更有療癒人心的重要影響,也掀起了一股飼養天竺鼠的風潮。
從日本開始風靡亞洲的「天竺鼠車車」。(圖/Merxwire)
了解後再飼養,以領養代替購買
第一波疫情爆發之後,出現了非常多的飼養者,當疫情逐漸退去,有些人回歸日常生活,孩子們開始返回學校,工作者也開始返回公司上班,於是出現了無暇照顧小動物的棄養潮。再加上疫情期間很多動物組織暫停了免費絕育服務,而有些獸醫生因為覺得風險較高,也沒有提供天竺鼠或是兔子的結紮服務,若是飼主沒有將公鼠母鼠分開飼養,就會造成大量繁殖而無力飼養的棄養問題。而且不只加州,全國各地的小動物收容所幾乎都碰到這個難題,因此無力互相支援領養,小動物的處境更加艱難。
如果你已是一個小動物飼養者,請好好了解他的特性,做好長期照顧他的準備和計畫。天竺鼠的壽命大約是5到8年,非常喜歡飼主陪伴,具有情緒變化,需要做好節育或是公母分開飼養,同時也需要定期健康檢查,所以請繼續用心認真地照顧他,相信他一定會成為你生命中的重要夥伴。如果你正想開始養天竺鼠,請評估你的生活及環境,還有是否具備飼養寵物的決心,做好準備讓他成為家中的一份子。如果你已做好準備,就可以跟全國各地類似spcaLA的動物福利組織聯繫,以領養代替購買,幫可愛的天竺鼠建造一個溫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