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XWIRE編譯/日本大阪) 不用走進健身房,光是日本街頭便利商店零食架,你能見證一場飲食改革正靜悄悄發生。無糖巧克力、低脂洋芋片、高蛋白餅乾與能量棒,過去被定位為「功能性食品」的小眾產品,現在正快速變成主流消費選項。
日本健康零食市場正快速成長,消費者飲食觀念與生活方式發生結構性轉變。從無糖、低脂到高蛋白產品,健康導向零食已從小眾功能性商品,演變為主流消費趨勢。
根據調查,日本健康零食市場在 2024 年達到約 66 億美元,預計 2033 年將擴大至約 128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約 6.9%,反映市場對健康取向商品強勁需求。調查也指出,採訪物件為日本年齡 20~50歲族群,其中超過76%表示在選購零食時會「注意糖分與熱量」,其中超過半數願意為「健康配方」支付更高價格。
再進一步觀察,高蛋白零食需求也正在大幅提升,有25%~33%消費者表示過去一年他們對於蛋白質強化零食(如蛋白飲料、能量棒)消費有增加。這股趨勢已不再只是運動族群的專利,辦公室上班族與中高齡族群也紛紛加入「補蛋白」行列。
這波飲食轉向不僅來自健康觀念普及,亦與日本政府推廣「減糖飲食」、「預防三高」政策密切相關。根據厚生勞動省於2023年公佈《國民健康・營養調查》指出,日本20~40歲族群糖分攝取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加上肥胖率微幅上升,引發社會對健康飲食重視。
另外,食品企業也積極推出功能性零食商品,從高纖蔬菜脆片、無添加甜點,到植物性乳品替代品,選項日益多元。大型超市與便利商店更設立專區,主打「低卡健康零食」,並透過限時優惠、會員積分等機制提高消費誘因。
此外,行為科學研究也指出,透過階段性成果與可視回饋的飲食習慣,如「記錄熱量」、「選擇低負擔零食」等,可以有效提升消費者對自身飲食的掌控感,進而降低焦慮與壓力,這也是健康零食熱賣背後重要心理機制。
然而專家提醒「健康標示」並不等於可無限量食用。若缺乏閱讀成分表與整體熱量控制習慣,反而可能掉入「吃得安心卻無效控糖」誤區。因此,選擇健康零食仍需建立正確營養知識,並搭配均衡飲食,方能發揮其真正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