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太吸睛」行不行?日本修法限命名規則

許多父母會為孩子取一個「獨一無二」名字,表達個人價值與品味。(圖/Pixabay.com)

(MERXWIRE編譯/美國紐約) 名字是爸媽送給小孩的第一份人生禮物。過去大家總會慎重其事,挑個寓意美好字眼,不過現在有些爸媽追求「特別」,「皮卡丘」、「Kitty」,甚至「惡魔(Akuma)」,什麼都能當名字!這樣真的沒問題嗎?日本政府說:不行!根據最新修法,自2026年起這些不尋常名字將不再被允許出現在新生兒戶籍中。


日本修法規範嬰兒命名,不只針對名字內容,更進一步規定家長必須登錄孩子名字讀音,並接受地方戶政審查,確保讀音與漢字之間的合理性與社會接受度。


許多父母會為孩子取一個「獨一無二」名字,表達個人價值與品味。(圖/Pixabay.com)

為了遏止這股「取名越炫越好」風潮,日本政府近日通過《戶籍法》修正案,明確規範嬰兒名字「讀音登錄制度」,希望為這些看似無害但實則對孩子可能造成困擾命名方式踩下煞車。

這次修法核心之一,是禁止家長為孩子登記使用「kirakira(キラキラ)」名字。雖然這個詞原意是「閃亮」、「閃閃發光」,但在命名語境中,卻指的是那些使用生僻字、非正統讀音、或來自動漫角色、品牌名稱的名字。像是「Pikachu(皮卡丘)」、「Kitty」、「Akuma(惡魔)」等都是「kirakira名字」代表。這類命名在年輕家長間日益普遍,他們希望透過名字展現創意與個性,卻讓地方行政機關在處理戶籍、教務、甚至急救醫療時陷入混亂。

根據日本法務省與總務省統計資料,自2000年代以來這類過度創意命名風潮逐漸抬頭,成為社會話題。原本可以穩定讀作「Haruto」的「大翔」,有些家長卻硬讀成「Sky」;「心愛」則被讀作「Love」或「Kokoa」,與原字意義完全脫鉤。

此次《戶籍法》修正案明定,父母除了登記漢字,還必須一併申報名字讀音。當局將審查發音是否過於怪異、違反社會常識,若與漢字語意嚴重偏離,或涉及不當意象,有權拒絕登記。

日本法務省官員表示,此法案並非限制創意,而是為了避免孩子因名字遭到霸凌、歧視,或日後在就業、社會交往上面臨障礙。早期雖有審查機制,但實務上並無限制,因此此次修法強化行政機關介入的正當性。

日本「閃亮系命名」立法行動,並非針對一時流行文化,而是對整體社會價值的調整與回應。(圖/Pixabay.com)

名字是孩子進入社會第一個名片,如果過度突兀,容易造成標籤化。家長給予名字時,是以愛為出發點,但法律介入則是從孩子長遠利益出發。政府並非禁止特定漢字,而是強調「音」與「義」之間的合理連結,讓名字能兼具文化性、實用性與尊重性。

Related posts

日本溺水事故10年新高 民眾應加強安全意識

滑手機焦慮、記不住事?你可能「資訊過載」了!

日本都市近郊山難事件激增 低海拔登山潛藏風險需警覺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