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活工作平衡!美國50%勞動力處於「隱性離職」狀態

(Merxwire編譯/台灣台北) 你聽過「隱性離職(quiet quitting)」嗎?這個新詞彙於2022年7月出現在一部TikTok的短影片中,一位社群媒體用戶表示自己近期認識到隱性離職的概念,該概念就是員工只履行應有的工作職責,不再對工作具有強烈的使命感,不企圖多做或是做得更好。換句話說,隱性離職的追隨者認為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下班後還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要做。


隱性離職非指員工真正辭職,而是他們的效率或生產力不如以往!調查顯示,美國至少有一半、甚至以上的勞動力正處於隱性離職狀態。


隱性離職又稱安靜離職,指的是「在工作中離職」,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圖/unsplash.com)

根據Microsoft在2022年3月16日發布的工作趨勢指數年報(Work Trend Index Annual Report)指出,相較於大流行之前,現在有超過50%的勞動力更可能將健康與福利置於工作之上。

在大流行期間,有些人失業,有些人改變工作型態,而有些人則意識到生命太短暫,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有的人選擇休息一段時間,有的人決定去實踐夢想,還有一些人則更加珍惜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進而引發「大辭職(Great Resignation)」。還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呢?儘管他們沒有真正辭職,但隱性離職的趨勢變得更加明顯。

隱性離職可能出現的情況:
  • 只達到最低的標準
  • 不多做、不加班
  • 不積極、放棄努力進取
  • 不與同仁交際應酬
  • 更高的缺勤率
  • 更低的生產效率
  • 想做兼職或做副業
  • 下班後就難以聯繫
  • 更常對老闆說「不」
更多人開始思考工作對於人生的意義,渴望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圖/unsplash.com)

根據全球分析和諮詢公司蓋洛普(Gallup)調查,美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正處於隱性離職狀態,實際人數甚至有可能更多。他們還發現美國員工的敬業度在2022年第二季度又倒退了一步,儘管敬業員工的比例保持在32%,但積極遠離敬業的員工比例已經來到18%。

隱性離職的趨勢代表著人們越來越懶惰嗎?其實從一些方向來看,它只是員工追求「生活與工作平衡」的一種方式。例如,公司本來就應該提供合理的工作量給員工,而非要求員工為了訂單超時工作,而且員工在下班後也沒有義務接老闆打來的電話。

過去,多數人會譴責在工作中不積極的人,但現在有更多人寧願當個不努力的員工,他們不想要被公司肯定與升遷,因為升遷勢必帶來更多責任,同時也可能帶來更多的工時與壓力。

有專家說,隱性離職只不過是人們對於工作倦怠的一種辯解,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隱性離職是在追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追隨者是在拒絕被剝削。無論如何,因應人類科技進步,勞動力需求將日益減少,尋求更好的生活與工作平衡是實際所需的;勞資雙方應互相了解想法、在職場條件上達成共識,才有機會打造更安全與幸福的工作環境。

相較於過去主流的「奮鬥文化」,現在有更多上班族希望把時間放在自己與家庭生活上。(圖/unsplash.com)

Related posts

日本郵政新年明信片發行量創新低 結合禮物傳遞服務帶動買氣

每天冥想靜心 找回專注力和好心情

愛吃堅果有福了!每日一份開心果護眼防老化

為向您提供更好的服務,我們使用Cookies技術。更多相關訊息請閱讀我們的隱私保護條款。 更多訊息